
TeleAI多項成果被國際頂級學術會議收錄
作者: 殿欣 來源: 人民郵電報 編輯: 張薇 時間:2025-10-21 11:45:29
近日,由中國計算機學會(CCF)推薦的A類學術會議、人工智能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之一“NeurIPS 2025”(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公布論文錄用結果,中國電信人工智能研究院(TeleAI)共有7項成果被收錄。相關成果重點聚焦正激勵噪聲(Pi/π-Noise, Positive-incentive Noise)、具身智能,以及大模型推理加速、圖像生成、多模態理解,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并邁向產業落地應用。
作為機器學習和計算神經科學領域歷史最悠久、聲望最高的頂級國際會議之一,NeurIPS涵蓋從深度學習、強化學習、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到理論基礎、算法優化、倫理公平性等廣泛議題,是觀察AI領域最新研究進展和未來趨勢的重要窗口。今年會議共收到21575篇有效論文投稿,接收率為24.52%,為5年來最低,競爭激烈。
在正激勵噪聲(Pi/π-Noise,Positive-incentive Noise)研究方向,TeleAI提出MIN(Mixture of Noise,噪聲混合)方法,通過引入有益噪聲和噪聲混合,解決基于預訓練模型(PTM)的類別增量學習(CIL)中的參數漂移(有害噪聲)問題,讓模型能夠持續學習新類別知識,但不遺忘舊類別知識,保持預訓練模型的泛化能力。
為了讓人形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保持對身體的控制穩定性,并學習多種多樣的高動態人類技能,TeleAI推出具身不確定性規劃框架CURE、高動態全身運動框架KungfuBot、上下肢對抗訓練與協同框架ALMI三項創新成果。這些成果將提升機器人的穩定性和協調性,讓它們具備更靈活的運動能力及應對復雜高動態行為的模仿能力。
在進一步推動大模型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方面,TeleAI提出CAS-Spec算法和NFIG算法,分別針對文本生成和圖像生成,提升大模型的推理效率并降低成本。為打通數字智能與物理智能的連接,TeleAI還推出面板理解與操作基準PUO-Bench,并創新設計隱私保護框架PPF,為物理設備的智能交互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TeleAI構建了以AI治理、智傳網(AI Flow)、智能光電(包括具身智能)、智能體為核心的“一治+三智”戰略科研布局。本次入選NeurIPS 2025的研究成果,將為TeleAI在智傳網領域的研發提供基礎支撐,助力人工智能從理論前沿走向產業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