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大數據語境下的政府監管決策
講大數據的商品化,這個題目太大了。我們希望通過專業領域的角度來思考整個數據商品的發展。今天來到貴州,因為我們貴州省政府、貴陽市政府,在這一塊的力度是最大的。所以希望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到底如何把大數據的產品、商品真正規范化地做出來。
今天很多人都在講,大數據是石油,是能源。但是如果大數據沒有運用到真實工作當中去,其實也沒有產生任何價值,相信只有把大數據原始的數據變成產品,才能夠真正邁出產生價值的第一步,但這不是大數據價值的全部。我們今天討論的話題是商品,什么叫商品?有買賣才叫商品,產品不是商品。數據要變成商品,首先第一步要變成產品,然后把產品變成買賣關系,才有可能到后面一步,發揮出它的價值和特點。因此,大數據+也好,大互聯網+也好,最重要的是如何真正發揮出大數據的價值。從政府的監管和決策的角度去思考,大數據到底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價值,成為今天演講思考的問題。
首先看大數據的產業鏈,采集、處理、分析、可視化,最后變成產品。政府的監管也有一個流程和決策,分別對應的是監管、監督、監控、執法和服務,最后的一個步驟也是做服務。在監管的過程中,又分成三個環節——事前的發現、事中的監管、事后的服務。其中很多流程和大數據的流程是相匹配的,如何把匹配的結果產生出真正的價值是我們要考慮的。在大數據的商品、產品中,很重要的節點是大數據的維度。大數據的維度是多維的,要利用政府內部的數據、外部的數據、跨部門的數據相互結合。那在這個結點,遇到最多的問題什么?就是數據的無法開放、無法共享。針對這樣的情況,數據開放、數據保密,到底怎么結合起來?能不能把有用的、有價值的,真正能為百姓、企業服務的多維的數據做匹配,組建模型是我們更關心的。現在看到的這個海云數據比較核心的模型。在這個模型里面,其實第一張圖是趨勢圖。今天的可視化、相關節點,都是基于二維數據的表格來談,但這種邏輯、思維也好,已經OUT了。第一步談大數據,首先要找關聯關系,需要把氣泡圖數據和趨勢圖數據結合在一起。但光有這樣一個算法模型,其實沒有辦法解決真正應用的結點,所以必須要探索數據的空間價值,要探索數據多維度的價值,需要知道氣泡圖在什么空間、什么時間結點才會發生真實的作用,預測模型如果沒有空間算法,根本不需要談。大數據的商品化最有效的手段是可視化,讓決策者能夠實現快速分析、快速決策。很多數據公司,最煩惱的是什么?就是我們的客戶沒有辦法知道我們的價值,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所有的數據在空間的范圍上呈現出來。我們給東方航空做的高層決策系統,整個航班的數據,包括氣象的數據、銷售的數據等等,都能在其中呈現,讓高層快速去理解數據。
對于大數據產品的目標,最后的結點就是預測。任何數據的匹配也好,模型也好,大數據政府在做監管、決策,要做成產品、商品,必須要做到事先的發現。很多人都在做輿情系統,過去輿情系統干什么,就是什么人在什么時間結點干什么事情,但是光知道這些信息有用嗎?沒有用。其實我們真正在做業務的領導,閉著眼睛都知道什么人,在什么時間結點,做什么事情。我們真正拿數據幫助我們決策層干什么?是幫助他們找到這些事情中間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少,需不需要去處理,處理到什么程度合適,這些結論有沒有數據支撐。
貴陽現在滿大街都是用數據做決策,用數據做支持。我們講大數據到今天為止已經是思維的變化,不僅僅是技術革命。如果僅僅是技術革命,它只能幫助我們增加效率和效益,但更重要的是在大數據時代,我們的思維方式發生了變化。從過去所有的單維度的邏輯性的現狀思維邏輯轉變為復合型的顛覆式的逆向思維邏輯。現在最成功的小米手機,它最重要的結點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政府做監管、決策,最重要的是要站在百姓角度上思考問題,百姓到底需要什么,用大數據為百姓創造什么,能不能給百姓創造錢、創造工作崗位,能不能為百姓的實際生活帶來便利,這才是最需要關心的,最需要做的。所以大數據的產品、大數據的商品,需要解決是價值問題,我們不能猜用戶需要什么東西,我們應該切身站在用戶的角度思考,用戶需要什么東西,我們創造什么東西給用戶。就像我們給李克強總理辦公室做數據決策支持是一樣的,如何真正通過數據的支持,去探索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去探索經濟是如何來決定國家政治之間的關系。
因此,我們講政府監管也好,大數據也好,目標就四個,監管管理、決策分析、運營組織和全民服務。最重要的目標就是健全市場信用,讓大家都有信用可實施。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商品化可能性的空間,比如政府執法的APP,這種結點最有可能變成商品化的過程,盡可能減輕人力的工作量,變成實時的數據,規范執法行為。比如舉報的APP,霧霾治理如何在環保上做到社會共治,實現全民的參與,發現監管的死角。如何真正開放數據,健全市場監管資源平臺,實現多維度的數據共享,都是今天數據商品化論壇重要的目標。
此外,最重要的是鼓勵創新。需要扶持更多的學生,一些準備去創業的、未來有可能成功的一些公司,從政府監管的角度,從數據能夠獲取的維度上面創造體制,幫助他們更好的去服務。所以我們倡導一句話:利用大數據的思維去找到、探索和政府監管決策的手段。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