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尊敬的印度的朋友們,領導們,先生們,女士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機會在這里和各位嘉賓共同探討在大數據和云技術下的貴州教育智慧云產業的發展機遇,整個項目我從四個方面和大家做一個闡述。第一從貴州教育的現狀,第二從云計算的采集平臺,第三產業方向,第四從中印合作的機遇做一個推介和探討。
首先貴州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整個信息技術的發展有三個方面,第一是管理信息化的發展,就是信息管理的OI,第二就是政府信息化的發展,第三就是教育資源性的發展。經過20年的發展,貴州的信息化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我們可以看到在信息的發展過程中這三方面的發展在貴州目前應該說只能是取得一個初步的發展,主要是在教育手段信息化這一塊有了初步的發展,管理信息的發展其實遠遠不夠,因為我是從事整個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發展比較長的時間,我在貴州大學從事教育三十年,同時又從事整個信息化貴州教育的集成和服務21年。整個發展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只是簡單地教育手段的信息化,2012年十二五規劃中國信息發展中提出了“三通兩平”,“三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兩平”:教育資源平臺和教育管理平臺。而現在的三通并沒有實現,現在的貴州大學是一個孤立的信息化,我們有一個教務管理系統,我們的老師上課是可以把教務管理系統放在上面,貴州比全國來說應該說更落后,因為教育資源規劃這塊我們沒有,那么整個原因是什么呢?我們認為所有的原因都是數據,我們沒有很好的數據采集方式和數據存儲方式,數據存儲很困難,因為我們的數據要采集要集中管理,我們很多學校缺乏設備和專業人才,采集成本很高,采集的數據樣本是單一的,所以這些原因我們說數據的利用率不高。使得我們整個信息化這一塊整個發展水平到今天連基本的“三通一平”連教育部的十二五規劃我們都沒有實現,所以更沒有實現在線教育和互動教育。所以貴州在這一塊大有機會。
所以我們和企業、和貴州大學在這一塊做了基于貴州智慧教育的研究,我們認為數據是第一位的。所以我們要形成第一整個教育數據中最重要的數據是教學數據。我們近一年多做了一個工作,昨天也做了產品的展示,我們就是要把教學數據從以前的,就像今天的錄播現場,這種錄播是專業的錄播,我們要把采集的方式很方便的放入我們的云平臺,所以我們做了這方面的工作,學生多樣性的數據采集平臺,我們正在做一系列的理論研究,我們傳統的信息機構都是單樣本的采集,我們今天應該是多樣化的采集,整個學生的整個數據應該來自于多樣性。第三教師多樣性數據采集。第四是教育互動管理多樣性的采集。這里有一個很好的機會,我想呼吁,僅僅是研制采集平臺我們已經研制了,但是不利用就沒有價值了。所以我們現在考慮和貴州省電信以及和云網貴州做商談,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大數據中的數據一定要有,但是一直在發展,能否有更好的廉價的平臺,只有提供才能做到真實的數據資源,所以我們認為,這一塊的研究是有較大的前景的。有了這些我們就可以提出采集成本低,采集集中管理放在云端共享適時性強,在線、多樣性就可以完成。這方面我們已經做了一部分工作,希望以后可以和在座的企業家進行探討和研究。
第三部分,基于大數據的產業發展,如果我們建立了常態化的數據的形成,形成了貴州教育云數據。我們可以做多少我們就可以做,教育部提的兩個平臺,其實我們可以提這么多平臺,學生學習平臺、教師平臺、課程平臺、公共資源服務平臺,我們先把教育的數據采集,教師多樣性采集以及教育互動管理采集,這是第一塊,我們可以形成眾多的教育平臺,同時我們還可以在這個傳統的數據平臺的基礎上應用數據分析平臺做教育決策支撐的教育個性化教育的統計局系統等等,所以我們認為在大數據領域在教育領域貴州有很大的希望和發展。
最后今天是中印合作基于,尤其是軟件外包上是世界領先的,因為我從事了教育,我教育的主要課程就是軟件工程,我多年在軟件工程講了一句話,中國和印度軟件的區別在什么地方,北京大學王顯教授講過,10個中國人開發一個軟件是10個瘋子,我們不缺人才不缺技術,我們缺乏的是統一的標準和規范,所以我們認為印度在云計算大數據教育數據采集平臺技術可以大大引入貴州,因為我們現在在數據采集方面我們做的工作也很少,我們也只做了一部分工作,這一塊研發要花很大的精力。教育是互通的,教育資源的一個重要性就是時時性和本地性。雙方共同研究云技術,貴州有更廣泛的前景,所以我認為我們是一家入駐貴安新區的企業,我們希望在教育方面和印度方面有更廣泛的合作。預祝論壇成功,感謝大家!
陳晏:感謝張弘董事長的精采發言!剛才張弘董事長從四個方面就貴州智能教育產業的機遇和前景做出了全面的分析,也有很強的實用價值。2014年貴州啟動了“7朵云”重點應用項目,貴安新區規劃建設了貴安云谷,也正在加快實施五朵云工程,為貴州智能教育云產業打下了基礎,一定能在未來中印產業發展奏響新的旋律!下面有請貴州海上絲路國際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林做主題發言,題目是《亞洲崛起、龍象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