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非常高興有這樣的機會一起探討有關大數據發展的議題,下面我就互聯網+模式在經濟領域中的發展進行探討。
互聯網大數據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已經預示著世界經濟走近了新時代,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順勢而為,對中國經濟提供強勁動力。從目前看互聯網+代表更多的全新的經濟形態,因此互聯網經濟有以下發展特點:
一、信息傳播更加迅速,信息不對稱徹底改變。
互聯網讓信息民主化、參與民主化、個性化,思維越來越流行,讓社會結構隨時面對不確定性,分享大行其道。成為企業管理者的必修課,注意力和引爆點成為商業中重點關注的要素。現在信息豐富,把主動性還給了人,讓他們獲得完全不同的體驗,借助互聯網逐漸流行,如海爾建立了互聯網工廠,可以按照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生產,這些都受益于信息的可控、快捷性、透明性、數據的資產性。
二、傳統行業模式被顛覆,新的商業模式被推進
社交網絡、移動技術以及經濟結構的不定型,帶來更加強化的行為,而形成了合作消費或者分享消費模式。線上線下電子商務通過打折、服務預定的方式,把線下商店的消息推送給互聯網用戶,從而將他們轉化為自己的客戶。在看電影、健身、購物等等方面進行深度的挖掘,以流量經濟特征構建新型商業模式,以互聯網技術為代動,以數據分析為紐帶,高速帶動生產要素的流動,并產生了高速流量增長的新的盈利點,形成新的市場和供求關系。資源整合模式等在內的各種商業模式創新,正通過示范模式效應傳達到各個企業,帶動更多新興產業發展,技術創新往往可以成就那些有戰略性思維,敢于創新的企業家,在新商業模式的驅動下,繼續成為行業的排頭兵。
三、普惠經濟技術蔓延,席卷整個市場
互聯網+以一種新的力量注入到各行各業,使各行各業在新的環境中獲得新生,企業不再是社會經濟活動中的最小單位,而個人才是。這使得企業內部的形態、邊界正在發生變化,開放、融合正在成為商業變化的趨勢。互聯網+代表著以人為本、人人收益的普惠經濟。在互聯網+時代將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萬物互聯和信息爆炸讓消費者參與到消費產品和服務中去,做到連接到人,人人收益,因此普惠經濟也是一種綠色經濟、共享經濟。它力爭提升閑置資源利用率,實現節能環保,以互聯網發展經濟,線上線下、電子商務、滴滴專車為代表的共享經濟,這些都是普惠經濟的一部分。這為優化利用社會資源、實現綠色環保,解決現代城市難題帶來新的思路。
四、經濟結構將被重塑,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在發生變化
信息革命同全球化、互聯網已打破原有的社會結構、經濟結構、關系結構、文化結構,結構被重塑的時候也帶來很多要素,例如連接、規則、權利和對話方式的轉變,互聯網對用戶、伙伴、股東和服務者等身份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自由切換,同時改寫了地理邊界,也改變了游戲規定以及管控模式。在關系社會里重新建立契約和信任關系。重新塑造連接環境,而連接環境產生新的人跡關系,使商業模式不斷在創新,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著極大的變化,監管與控制、流量與屏蔽都有新的思路。連接關系也越來越成為企業追求的要素。正是互聯網這種打破固有邊界、解決信息被困的作用,是對信息傳播的重構,它重新定義了信息的產生和傳播模式,重新塑造了信息的價值與利用。
總之互聯網+浪潮迭起,為信息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環境,推動企業成長壯大。互聯網+像一股蒼勁有力的颶風,重構著經濟版圖,讓順勢而為者扶搖直上。但是不管與互聯網融合多深,都需要緊抓經濟規律和特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技術為核心,精益求精的做好產品的服務。精準把握好互聯網+的變與不變的分寸和節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打造經濟的新引擎,讓經濟飛起來,謝謝大家!
陳晏:謝謝羅兵教授,在互聯網+裂變發展的同時怎樣實現互聯網和傳統企業的共同發展,實現1+1大于2的效果,是我們在發展大數據產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下面我們進入第二個環節,IT產業的技術應用和產品進行主旨演講,本階段發言的嘉賓是印孚瑟斯(中國)有限公司市場總監寥信先生、云南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周華教授、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副總工、博士生導師李鳳華教授。首先有請寥信先生做主題發言。
寥信:我是印孚瑟斯總管戰略合作的,印孚瑟斯是印度的、也是世界上領先的IT公司,目前全球有17.6萬名員工,年產值87億美元,印孚瑟斯中國可以毫不謙虛的說,印孚瑟斯是所有印度企業里面最大的也是最激進的一家公司,目前在中國有3500多員工,在中國已經有7家分支機構。我們前段時間在印度總理訪華的時候,我們的全球CEO來中國,說中國幾年之內要翻十倍,那么我們的員工數就要到一萬多人。
簡單的把IT市場分為兩個市場:
1、中國市場是給歐美和中國之外的國家提供IT服務;全球IT服務市場的總量大概是8000億美金,印孚瑟斯大概只有10%,絕大部分是由本國的企業做IT服務。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印孚瑟斯的服務增速非常快,我們相信在中國具有一個非常好的先天條件,可以承接大量的IT服務。特別是承接一帶一路的IT服務,我們的結構可以幫助東南亞甚至是歐美提供IT服務。
2、在外的市場,我們在中國的IT服務公司可以是中資或者是外資的,給中國的政府和企業提供服務。IT服務這個市場在中國GDP的比重在去年時大概是0.3%左右,在歐美發達國家大概是3%左右,在印度大概是0.6%左右。中國很多企業,其實在IT方面的服務方面投入是非常小的,我們認為在這個領域會有爆發性的增長。大家在做信息化會了解,在90年代時是買硬件做軟件,到了2000年的時候大家知道可以買軟件,現在大家慢慢意識到,我買你的軟件還可以為服務提供服務,對你的數據服務。
IT服務市場最后發展我看見會有兩個大的趨勢,前面有一些同仁講移動的大數據,總體來講,給大家一些數據,目前印度市場要給整個IT市場每產生10億美金的產值,在2013年是需要雇4萬人,到2015年只需要雇員13000人,這就意味這每一個個體人能夠創造的產值在迅速增長,為什么可以迅速增長?因為技術自動化,現在有很多自動化技術可以改變業務,我知道貴陽現在正在建呼叫中心和服務外包,我們會發現用用的人越來越少。
我們認為要加強合作與溝通,現在印孚瑟斯在儲備的一個概念是叫設計師,我們原來在做IT服務的時候,我們可以假定根據你的需求來投標,IT服務來做這個事情,這是甲乙方的問題,但是我們在覺得在設計思維的幫助下,很多時候甲方的定義是不準確的,即使乙方做得多么好,有時候也得不到認同。
最后我也非常高興知道,在貴安新區有中印IT產業園的規劃,其實我們也應該知道中國在做這個規劃的時候,不止貴安,之前在海南也落戶一個中印的基地,找過我們同時也給我們溝通過,但是我們沒有同意。我們覺得貴安這次的規劃起點非常高,能夠找到貴安新區、印度工業聯合會合作,會比其他起點更加高
我提一點建議,我觀察了其他地區的規劃,會離開自己的定位,在中國之外,印度也好,我們印孚瑟斯也非常希望能夠加入到這個規劃里面來。我們每年的招工量大概是1000多人到2000人,印孚瑟斯在印度的其他企業,在CII的合作企業。我們印孚瑟斯非常高興的看到這個軟件的規劃,同時我們也做得更好,謝謝大家。
陳晏:當前IT產業技術速度超乎想象,IT技術應用產品更涉及經濟和社會的各個方面,并正在改變和已經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中印雙方應該加快IT產業技術各個方面的合作,共同促進中印IT產業的發展。下面有請云南大學周華教授做題為《新智能時代的機遇與戰略》的主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