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編織數據網絡,共創數據中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到了貴陽之后心情很好,爽爽的貴陽。到了貴陽以后,發現我的發言被安排在數據商品化的論壇里,但是我準備的還是之前做的工作。如何把數據從各個不同的地方收集過來,然后用非常低的成本,把它處理好,用很低的成本存下來,存下來之后提供給更多的人去做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今天我的發言可能稍微有點不切題,我盡量在最后貼一點題。所以還是按照之前準備的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新常態,簡單地說就是今天中國的社會發展要慢慢地適應、速度要降低,我們的結構要轉型,尋找新的發展動力。這個動力是什么?簡單理解成過去GDP光看鋼鐵,靠制造業、工業出口。今天,從IT的從業者看,簡單說要從硬向軟去轉型。我們過去看一年賣多少計算機,現在看阿里巴巴的服務是多少,這個更是我們看重的。所以,需要我們慢慢地適應新常態。過去很多時候看一年賣多少計算機,今天,這個計算機以后完全是沒辦法賣的,只能送。我有很多朋友已經躍躍欲試,兩年以后手機滿大街送給大家,營業模式——從賣硬件到賣服務。過去買一臺電視一萬塊,今天不要買電視,買節目好了,電視送給你,給你裝好。過去賣硬件、賣電視的時候,看4K的,今天不管你是不是4K,但是沒有節目,廣播播的并不是4K的,所以未來要賣4K的電影,電視不重要,關鍵是看4K的質量。未來這是中國的IT技術,這是企業要看的一個大的方向。
今天的新興產業也在發生一些翻天覆地的變化,總理也談到互聯網+。我們的理解也許不僅僅是互聯網+,現在說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與傳統的很多產業的結合能夠創造出很多新的生產力。兩個月前我去德國CB,就看到一家美國企業賣摩托車,可能想到是高檔的,一個摩托車十萬美元,也許更貴。他們把這個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傳統的摩托車制造業做了一個緊密的結合,結合起來是什么?任何一個消費者在網上可以通過鼠標設計自己的摩托車,發動機的排量、各種奇形怪狀的儀表盤可以通過鼠標設計。設計還不重要,更重要的是鼠標的一次提交,承諾24小時把一臺你剛設計的摩托車送到家門口。一臺定制的產品24小時,全球范圍,包括里面的很多智能化的制造、物流,大數據的分析。我們對過去幾十年的消費者行為用了一些數據分析的方法,獲得了一些認識。認為對這種高端的消費產品,這個人通常是腦門子一熱,腦筋一熱,錢馬上交進去。通常過了24小時之后,今天想買一臺十萬元的摩托車,但24小時之后這個興致大部分都會大打折扣,流失了很多客戶。能不能24小時先把錢給我。問題就來了,摩托車設計完以后,鼠標一點,意味著十萬美元已經打到這個制造商的賬戶里面,想反悔已經來不及了。的確,他六個小時可以把一臺摩托車制造完成,還剩十幾個小時運到你家,也許是一家飛機專門運也說不定,現代化的物流。
所以,未來信息產業的發展,可能就是新的信息技術,包括物流網等等。新一代的新興技術與傳統產業的更加緊密的結合,我們希望能創造出更多的價值。這樣當然好了,我們曙光是從事大型計算機的制造商,把大型計算機的一些技術應用到云計算領域,提供了很多云計算的技術和產品。談到大數據,大數據是什么?它的基礎是通過云計算的信息技術的基礎架構的改變,逐步把這個數據積累下來。我特別同意鮮總的觀點,數據跟大數據似乎還不完全是一回事,只有靠集中化的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包括最后產生數據的集中化的部署,逐步沉淀下數據。這些數據在過去,也許是雜亂無章的,沒有任何價值,今天通過數據的管理、組織的方法,把它更高效地組織起來,以更低的成本、更安全地存下來,是不是能存一萬年,之后恐怕才有我們今天看需要去挖掘、需要去獲得的一些智慧、智能。云計算IT架構的改變,使得我們今天看到大數據。盡管這么熱,但是我似乎也不這么認為,今天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我認為也許即將進入。大家知道,我們把數據放到云里去,才是短短的幾年時間,可能三年前大家還不舍得把自己數碼相機里的照片放到云上去,還認為它存在很多安全問題。也許今天只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即將來臨。整個信息化多年走過來,我記得大學剛畢業的時候,第一臺PC機,那時候是8086。我們搞信息化,第一個是電算化,先把財務的賬拿給計算機弄,這樣它自己加這個數,管理起來免得出錯,信息化之后,慢慢地,一個企業什么都上了,變成了一個數字化的企業。今天談智慧城市,坦率地說,沒有看到中國有哪一個城市叫智慧了的城市,差得很遠。充其量說正在朝著數字化城市的方向在快速發展,但是智慧來自于哪兒?一定是這個城市在這些數字化的過程里,這些數字通過整理、整合以后變成數據,通過數據更合理的布置變成大數據,大數據做一些必要的分析之后獲得一些智能化的對未來的預期。有人說,什么大數據,科學算命法,我覺得也對。的確,它就是通過歷史去看未來,不敢保證百分之百,但是對的概率較大,這其實就是未來的智慧,就是這么產生。
我想通過這張圖說明一個觀點,呼應一下鮮總的觀點。數據跟大數據是兩回事,每個人手機里都有一些所謂的數據,但是對社會來說有多大價值。說數據商品化,看一個典型的例子,我們的手機號碼通常會被某些不法之徒賣給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所以我們經常會收到一些商品推敲等等,這可能也是把數據商品化賣出去。但是這樣的數據還算不上大,我們從這張圖可以看到很多很多,電子政務、智能電網等等,每一個領域里面,這個數據算大,但是大沒有止境,不同的數據通過什么樣的規則,把它更好地組織起來,建立起它們之間的關系,也許未來才真正是我們所謂的智慧的、智能化的,靠大數據做這個做那個,可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孤立的數據有價值,但是這個價值有限。希望未來的信息架構都在做計算機、做存儲,說一句我們行里的話,云計算、大數據的興起,使得整個IT技術發生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我們買服務器、買儲存,今天不需要了。云上面什么都有,鼠標點出了一個我要的東西,當然,今天還沒有實現,還是我們在追求的目標。我們需要有應付高病發的服務器,有易應急的存儲,這個存儲什么概念?過去,存一部高清電影需要五到六個G的容量,把全世界的高清電影可以放到一臺很小的設備里頭,而且保證一百年不會丟,如果愿意,一萬年不會丟。這是今天我們IT設備、IT裝備朝著云計算適應未來世界發展所做的改變,當然這種改變進一步隨著需求發展。
超級計算機是人類認知世界的第三只眼睛,第一是實驗,第二是理論,第三是通過計算的模擬。在今天看,也許大數據分析算不算第四只,到時候鮮總可以幫助回答這個問題。我相信絕對是人類去預測未來的另外的一種手段,而且目前看可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從曙光的角度,因為我剛才說了,我們是硬件的制造商,我們希望用最低廉的成本、最高效的技術、最安全的保證把未來的數據存下來。第一能存下來,第二能快速找到,第三,不花錢、免費,這也許是我們未來的一些想法。
最后多說一句,關于數據的問題,大數據重點不是孤立的大,我們可以找到一些數據很大,但是亂七八糟的,孤立起來有什么作用?可能是垃圾,過去,很多這些東西都丟掉。所以,更重要的是不同數據之間的聯系,如何建立起這種聯系也許是未來我們產業界共同面對的問題。那么多海量的數據建立起聯系,而且這些聯系在不同的層面。剛才鮮總那個觀點我特別同意,數據管理、數據服務、數據處理、未來的挖掘將形成一個全新的產業,貴陽是不是可以立足未來在這個領域,通過一些什么樣的機制、什么樣的方法培養貴州的高校的學生以創新、創業、眾籌、眾包的模式培養出一些小的工作室。比如,五個人就專門給某家廠商提供數據分析服務,給一個餐館每天提供五百張十塊錢或者十五塊錢的訂單。也許未來貴陽還可以向前發展的,談到數據要商品化,如果要商品化先得標準化,否則很難說怎么樣商品化。也許未來有了統一的標準,在這種統一的標準的支撐下,形成一個分布合理、標準統一的數據網絡。這個數據說大,看大到什么層面?如果從中國的角度,也許中國的各種各樣的數據,各種行業的數據,各種城市的數據,各種人口的、公安的數據,編成一張網絡,網絡的數據之間建立它們之間應有的聯系。未來全社會都能共同分享數據以及大數據帶給我們的價值,今天在貴州大家都在發表各自的觀點,為的是將來讓社會能夠分享數據的價值。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