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講
各位朋友、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特別是前臺就坐的各位企業家們,大家好。首先感謝這次論壇的主辦方邀請我來參加這次會議。大家一定想知道,為什么邀請統計局的、搞統計的人來參加這個會議?我先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的女兒現在已經上大學了,十年前她讀小學的時候,為了培養她一點統計的知識,我就說,我這個麻袋里面有一些紅球一些白球,我抓一把出來,你能不能判斷出這個麻袋里面究竟有多少紅球多少白球?我女兒說,你還抓一把讓我想半天,你麻袋的球我數一遍就知道有多少紅球多少白球。我當時就說這個小孩沒有統計思維,沒法干統計,所以我就沒讓她報統計專業。最近搞論壇想起這個事,十年前這個小孩怎么就有大數據思維了,早知道就讓她搞這個了。所以就說統計和大數據非常有關聯,前天碰到阿里巴巴的馬云先生,統計局和阿里巴巴合作很好。我就說統計是大數據里面的一個特例,他非常贊同。因為統計是按照現在的方式做的,而大數據存在于我們的方方面面,包括現代生產都產生了大數據,所以說大數據和統計是非常親密的一對,所以邀請我來,我十分地高興。現在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我這幾天在考慮的,什么叫大數據?以前我們一直在考慮,對于數據的收集方式,大家想想是怎么收集的?都是用眼睛看,通過我們的感受得到一些局部的數據來得到結論,這在原來稱之為小數據,現在進入了一個大數據的時代,不管你看到沒有,想到沒有,大數據都在我們的身邊,我們時時刻刻都在產生數據,也時時刻刻都在接受數據。這就是一個從小數據到大數據的轉變,而這種轉變不僅僅是一個數量的變化,它更是一種質的變化,是一種觀念的變化。大數據的產生,不僅數據多,而數據來得更復雜、數據隱藏的價值更多。我有一句話:從小數據到大數據將催生一場新的產業革命。我不知道在座的企業家們同不同意這個觀點。既然要催生一場新的產業革命,那我們這個產業——大數據大產業在哪兒?我也在考慮,剛才我們市長包括主任也在說,這個大數據怎么落地?你要把它變成生產力,這個產業在哪兒?我想到三個方面:
第一,對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改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用過余額寶?我今天上午干了一件事,因為我平常給女兒的錢都是日常開支,她昨天買了一批書大概花了二百多塊錢,這個不在平常預算里面。我給她錢,傳統怎么做,我得到銀行寄錢,要收25元的手續費。現在余額寶一轉馬上就收到了,不僅不花手續費,每天還看到利息在變動,這就是對傳統產業的提升和改變。所以現在叫互聯網+,就是要對各種產業加上互聯網,加上大數據。
第二,大數據本身所隱含價值的挖掘、提升。這里面隱含了巨大的空間,對數據的挖掘現在還處于一個新的階段,需要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共同努力。大數據是對相關的基礎設施的一個新的提升。為什么這么說?再說一個觀點,大數據大數據,大家不要把思維局限在數據兩個字身上。剛才我跟浪潮的老總說,大數據大數據,必須從整體上看,它是一個大數據,而要忘掉數據兩個字。正是因為大數據的海量,我們必須要得到一系列的基礎的產業,大數據要儲存,儲存需要服務器,要把數據挖掘出來,就需要軟件;要把海量的數據在短時間內處理,就需要云計算;要把數據發布出去,就需要新媒體,等等,這樣就出現了新的產業。不知道企業家們同不同意這個觀點:大數據帶來的是一場新的產業革命,它不僅僅是數據,也不僅僅圍繞數據這兩個字,而是包含了一系列的相關的產業和行業。
第三,大數據、大產業、大機會。這個機會在哪兒?前天晚上我們在吃飯,在座的很多企業家可能都去了,貴州的米粉很好吃,大家不知道吃了沒有。貴州的腸旺面也很好吃,在吃的過程中我做了一個調研。因為我做統計的,要做調查,有好幾個老總,包括聯通的幾個老總,我做了一個調查。我說:“你覺得這個粉好吃嗎?”問了六個老總,大家知道他們的回答是什么嗎?什么粉,還不知道是什么粉。我就在想:怎么來抓住這個機會?我們都是把所有的菜上完以后,最后再上粉。為什么不先上粉?這不就是機會嗎?
對國家來講,有四個機會:第一,中國是一個經濟大國,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占到了第二位,中國有一千多萬個法人單位,一千多萬個產業活動單位,還有好多千萬的個體工商戶,這么大一個經濟體,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比。第二,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以前我們覺得人口多是一個包袱,在互聯網時代、在大數據時代,人越多越好,產生的流量越大越好,這個機會要抓住。第三,中國是一個互聯網大國,是一個移動互聯網大國,移動手機超過十億部,上網人數6億多人,這是一個巨大的資源。第四,中國現在正進入一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過程,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常態,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轉哪兒、提哪兒?大數據就是一個機會,這個機會和我們國家所處的行程形成了一個歷史的交匯。所以,應該把大數據看成一個新的機會。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器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個人認為是數據化,或者叫信息化,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所以是大數據大產業大機會。
最后分享一下,來到貴陽,搞大數據,包括我們的企業家做大數據,我有一點想法就是在座的諸位都是這方面的精英,人才問題是第一問題,你要搞創新、搞大數據,必須要有人才,人才怎么來?特別是像貴州這種地方,必須要吸引人才,怎么吸引人才?我這兩天也在想,并做了一些調研,你們愿不愿意去貴州創業?最后有四句話,怎么來留住人才?第一,有事業可干。你到了這兒必須要有事業可干,貴州省、貴陽市已經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第二,有錢可賺。企業家們來干,必須要賺錢,必須要讓利給他,要有錢可賺。第三,有景可看,風景要好、環境要好,不然為什么來你這里,廣州空氣不好嗎?也一樣好,所以要有景可看。第四,有家可戀。這個戀字,不是太合適,但是押韻。什么意思?讓企業家們把家安在這兒,要把家安在貴陽新區去。前段時間我做了調研,有我的同學,有大學的老師,去了大學城。你們誰愿意住到這兒來?沒有一個愿意住到這兒來。當地人都不愿意住到那兒去,貴陽人都不愿意,不是說干得不好,而是現階段需要進一步努力,必須把人才引進來,才能把事業做好。
統計工作這幾年也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特別是今天浪潮的老總來了,我們正在搞統計云,要把中國的統計走向開放。第一,要在標準上做進一步的工作。第二,要在數據的公開上做工作。第三,要推動數據的可市場化,數據的公開必須要靠市場的推動,也就是今天的主題——數據商品化,必須要把數據像商品一樣流動起來,產生價值,必須讓大家買數據、用數據,才能把大數據發展起來。謝謝大家。